郑院长首先从智慧城市的结构与定义出发,给出关于智慧城市的国脉互联定义——智慧城市是以信息、知识和数据资源为支撑,通过透明、充分的信息获取, 广泛、安全的信息传递,高效、科学的信息处理,均衡有效地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,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,跨越式提升城市发展的创新性、有序性和持续性,使整个城市如同智慧的人,让市民能均等享受到智慧城市的服务和应用。接着郑院长详述了智慧城市发展的四个重要阶段、重申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讲话、解说相关政策文件的启示意义,并点明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,从而得出新型智慧城市正开始从1.0走向2.0阶段,2.0阶段的新型智慧城市是具备四大“智慧”元素、满足“五新”特征、符合“五大”趋势、做实数字政府“五支柱”场景的智慧城市,同时提出城市的未来应以国际思维、市场理念和未来视野来衡量,应当秉持“城市圈格局”;智慧蓉城的建设要立足都市圈,在“‘11311’新基座、新模式、新形象、新赛道、新局面”框架基础上,在“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,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,形成疏密有致、分工协作、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的”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指引下,在“做优区域定位、做强资源配置能力、做大经济腹地、做活产业集群、做新跨界一体化机制、做全双碳目标”等六个方面立足“成都+”。二、智慧城市案例分析
郑院长选取国内外标杆城市为对象,从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、基础设施、数据资源、应用支撑、服务应用、组织管理体系等方面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析。其中,纽约的以大数据撬动城市运行、伦敦的智慧生态社区、巴塞罗那的MESSI战略、爱沙尼亚的数字公民、新加坡的智慧国2025、北京的智慧城市2.0、香港的六位一体发展架构、上海的“两张网”、深圳的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鹏城智能体,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“数字中国”城市典范,让城市能感知、会思考、可进化、有温度;最后,介绍了杭州的“城市大脑”和“一地创新、多地复用”的智慧城市多个应用场景,对减少重复投入、降低改革成本、提升改革绩效意义重大,都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多样化的参考借鉴。三、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与要点
郑院长聚焦“规划有无智慧”“实施有无智慧”“管理有无智慧”“运维有无智慧”“服务有无智慧”“产业有无新意”等六大问题,以问促思,阐明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更需智慧,要将智慧凝结为城市创新力、资源集聚力、对外吸引力和城市竞争力。同时明确智慧城市建设从“建设引领”到“改革引领”、从“技术牵引”到“应用带动”、从“单点应用”到“整体协同”、从“数据支撑”到“数据赋能”,从“政府主导”到“多元参与”、从“效率至上”到“质效并存”的建设重点,精炼出包括顶层设计、项目统筹、数据底座、创新应用、营商环境、价值评估、机制保障、运行体系、投资策略、制度红利等在内的十大要点,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国脉智慧。国脉互联已持续十二年提供智慧城市评估和规划工作,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,公司坚持“专家、专业、专注”的公司定位和“咨询+软件+数据+运营”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,致力于为各省市智慧城市规划、建设、运营提供长期服务。作者:郑爱军 国脉研究院院长 博士